
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閆曉虹) 首屆北京藝術與科技雙年展(BATB)“合成生態(tài)”(Synthetic Ecology)28日在798CUBE隆重開幕,邀請來自全球的50位藝術家、科學家、生態(tài)學家,以“合成生態(tài)”為主題,圍繞氣候變化、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可持續(xù)、未來構想等熱門話題,探討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
本屆雙年展由798攜手中央美術學院共同發(fā)起,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央美術學院聯(lián)合主辦,旨在用“藝術+科技”的震撼視覺呼吁關注、引發(fā)思考,從而促進大眾綠色、可持續(xù)行動的落地,推動國家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
此次798CUBE基于“未·未來”(Future Unknown)全球倡議,攜手中央美術學院達成戰(zhàn)略合作,并以此為起點,共同發(fā)起北京藝術與科技雙年展(BATB)。 作為798CUBE開館的首個展覽,“合成生態(tài)”將思考的視角從人延伸至萬物、從社會拓展至宇宙,以科技手段和藝術化的作品呈現(xiàn),展覽運用了生物技術、材料科學、數(shù)字制造、新興媒體等多種前沿科技手段,啟發(fā)大眾對人與自然“如何共生”的思考,引發(fā)人類對未來共同命運的關注。
本次展覽中有25件藝術作品首次在中國亮相,15件藝術作品是2021-2022年期間的最新創(chuàng)作。其中,作品《降臨》來自于中國著名藝術家向京。此外,重磅亮相于2021年英國格拉斯哥第26屆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COP26)的“氣候時鐘”項目也在雙年展中呈現(xiàn),“氣候時鐘”以倒計時作為一種凸顯緊迫性的工具來反思氣候變暖這一全球議題,在對人類行為進行警示的同時,傳達全世界在一條時間線上共呼吸的情感,激發(fā)人們共同行動,這也是該項目首次在中國亮相。
多種前沿科學復合交叉的藝術呈現(xiàn)是本屆雙年展的亮點之一。聚焦人與自然共生,全球50多位藝術家、科學家、生態(tài)學家同頻發(fā)聲。如:MIT媒體實驗室教授Neri Oxman借助生物技術、材料科學和數(shù)字制造技術設計“超自然”生態(tài),在此之中,“生長”與“制造”交織互滲;英國藝術家AlexandraDaisy Ginsberg以數(shù)字化的形式復活已經消亡的物種,借此深刻反思新興科技的力量賦予“存在”的意義;澳大利亞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的作品強調了不同生命形態(tài)之間的異質交錯,這種對“混雜性”的致敬,揭示了人類與萬物“共生起源”、憂患與共。
首屆北京藝術與科技雙年展(BATB)將于2022年10月28日持續(xù)至2023年1月31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