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融合”研討會舉辦:藝術與文學的對話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22-09-18]
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高凱)一場藝術與文學的對話,“盛世翰墨潤初心——文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融合”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十月文學院舉行。
李可染畫院院長、著名畫家李庚;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總編輯、開明畫院院長林陽;著名作家、藝術家韓靜霆;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于丹四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文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融合話題展開探討。
據介紹,作為第七屆北京十月文學月活動之一,此次研討會系文學輻射藝術的一次探索和嘗試,是藝術與文學的相互跨越與對話。
李可染畫院院長、著名畫家李庚;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原總編輯、開明畫院院長林陽;著名作家、藝術家韓靜霆;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于丹四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文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融合話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李庚院長談到文學與美術的關系時,分享了小時候與父親學繪畫,與作家聊天的趣事,通過兒時的親身經歷,他認為,文學家、詩人和畫家在進行交流時,會產生一種奇遇,他們相互交流所帶來的沖擊性和挑戰(zhàn)性,會迸發(fā)新的火花,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藝術作品。
林陽院長的分享從種下文學的種子開始。他認為閱讀改變命運,藝術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文學使人的心靈變得寧靜。他說:“文學對于每一個人來講,就像一顆種子,種子需要適當的溫度,需要陽光,需要適當的澆水。我小時候喜歡讀書,種下了閱讀的種子。只要文學種子在的話,即使當時不發(fā)芽,只要不放棄,有了陽光,有了水源,總有一天會發(fā)芽的。”
著名作家、藝術家韓靜霆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了文學與美術的關系。他說:“中國畫講究筆墨語言,這里的語言與文學語言是一回事兒,我們在文學上追求的境界與美術境界從根本上是一樣的,希望空靈、希望豪放、希望婉約,完全是共通的、共性的,如果你在畫畫的時候追求的是文學境界,也許會有新的進步?!?br/>
于丹教授分享了她對藝術的感悟。她談道:“文學和藝術,當它陪伴人很久的時候,就會長成你的樣子、你的氣度、你的天真、你的寬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文學和藝術真的是太好了,不要因為寫作什么、因為要發(fā)表什么你才去接觸它,誠懇一點,用你的生命去愛它,它不是一個生存的表達,是我們生命的寄托和安頓?!?br/>
據悉,北京十月文學月創(chuàng)辦于2016年,是以“十月”文學品牌為核心,以文學界和出版界為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市性文學主題活動,現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學盛典和展現北京文化中心建設成果的金名片。第七屆北京十月文學月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支持,北京出版集團主承辦。大會以“文學新時代·人民新史詩”為主題,匯聚北京與全國優(yōu)質文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近百場。本屆文學月于9月初開始,持續(xù)至10月初。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