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19世紀中韓日繪畫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11-06]
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合作舉辦的“東方畫藝——15至19世紀中韓日繪畫展”5日在北京對公眾開放。
該展從三家博物館的繪畫藏品中分別精心挑選了中國明清時期,韓國朝鮮王朝時期,以及日本室町、江戶和明治時期的文人畫、風俗畫和佛教畫共計52件(套),展覽主題鮮明,展品內容豐富,既顯示了各國繪畫的民族特色,又展示了相互的關聯(lián)和影響。
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楊厚蘭大使在4日的開幕式上表示,自1999年中日韓三國合作啟動以來,三國合作不斷向前發(fā)展。在今年8月舉行的第八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三國文化部一致認為應加強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人員交流,增進三國人民互相理解,促進多元文化間的包容。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展覽提供了20件館藏的明清時期繪畫名作,其中既有通過山水和花鳥對古代文人情懷的展示,又有當時物質生產(chǎn)和民風民俗的表現(xiàn),還有對中國漢傳和藏傳佛教信仰的反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說,這些珍品在介紹明清時期繪畫藝術概貌的同時,也通過與其他兩國作品的比較,反映出中國繪畫對韓國和日本古代繪畫的影響,及其各自發(fā)展所取得的成就,顯示了中、韓、日這三個地域相近的國家在文化交流上非同一般的密切關系。
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12月18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