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之女傅益瑤巨幅山水長卷《端午頌》亮相京城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6-05-27]
北京5月25日專電(記者周瑋、葉昊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傅抱石之女、水墨畫家傅益瑤巨幅山水長卷《端午頌》,25日亮相北京億利藝術館。230平方尺的畫面之上,祭祀、賽舟、包米粽、點雄黃、扎紅繩、貼門符……諸多端午元素生動有趣、神采畢現(xiàn)。
《端午頌》國畫長卷,畫面長1395cm、高180cm,人物有千人之多。為畫好這幅巨作,傅益瑤前后醞釀了三年,廣泛收集文獻資料,并到湖北秭歸和西塞等地觀察體驗相關民俗活動,速寫草稿就有兩大本,光繪畫就用了一年半時間,于2015年創(chuàng)作完成這幅大型山水人物長卷。
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重大創(chuàng)作課題,《端午頌》以傳統(tǒng)山水人物長卷的形式,再現(xiàn)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活態(tài)傳承現(xiàn)狀?!拔蚁雽⑽幕星檫@種無形的東西,變成一種可見可感的文化形式。”傅益瑤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很榮幸能夠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這樣一個課題,《端午頌》這個創(chuàng)作成果今天展現(xiàn)出來,是希望大家能夠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探索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br/>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家評審組認為:國畫長卷《端午頌》展現(xiàn)了歷史與當代、想象與現(xiàn)實、山水與人物水乳交融的民俗畫卷,表現(xiàn)了千百年來傳頌不衰的屈原的愛國精神,是難得的藝術佳作。
目前,這幅國畫長卷已被捐贈給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籌建中的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的收藏。
傅益瑤曾赴東瀛留學,師從平山郁夫等。水墨畫多為巨制,秉承其父雄渾酣暢風格的同時,又有著女性溫婉細膩的筆墨情調。代表作有《佛教東漸圖》《張騫出使西域圖》《游龍望京圖》等。先后在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舉辦展覽40余次。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