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模清明上河圖鑒賞》新書發(fā)布式在京舉行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9-11]
2015年9月9日,《仇英模清明上河圖鑒賞》新書發(fā)布式暨《仇英模清明上河圖》國際學術研討會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雅昌藝術中心舉行。
宋代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美術史的經典之作。明代畫家仇英以工筆重彩繪畫技法,采用《清明上河圖》風俗畫模式,以蘇州為背景,結合明代盛世之特征,對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進行非臨摹的再創(chuàng)作,生動地描繪了明中期各階層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是明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近五百年來,仇英《清明上河圖》流傳版本甚多,但見于畫史著錄的僅有三本:1、著錄《石渠寶笈續(xù)編》,原藏乾清宮、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稱為“石渠本”;2、著錄《石渠寶笈初編》原藏重華宮,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稱為“臺北本”;3、著錄《辛丑銷夏記》、《壯陶閣書畫錄》,個人收藏,稱為“辛丑本”。由于“辛丑本”資料從未公開,以至“石渠本”被公認畫得最好并視為仇英真跡。然而近年來“辛丑本”被一些專家學者鑒賞,通過對仇英《清明上河圖》諸本的比較,有了新的認識,即“辛丑本”應該是畫得最好的,物象描繪最真實,藝術水平也最高,是存世諸本中的最佳本,而且從明嘉靖至民國有十幾位鑒藏家收藏,如明代陳鎏、華夏、項元汴、張經、施鳳來、薛益、應節(jié);清代吳榮光、嵩溥、裴景福;民國陳頤元、陳此生等,可謂傳承有緒,《清明上河圖》(辛丑本)抑或是仇英原本真跡。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主編的《仇英模清明上河圖》(辛丑本)由蘇州古吳軒出版社出版,該書編輯圖集二百余幅,論文六篇。該書出版必將引起國內外博物館、收藏機構、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的強烈關注?!冻鹩⒛G迕魃虾訄D》(辛丑本)不僅讓廣大讀者欣賞到精美絕倫的仇英的藝術長卷,還為專家學者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研究明代社會的農業(yè)、商業(yè)、手工業(yè)、政治、軍事、藝術、民俗、佛教、建筑等各個領域的圖像資料,使之成為真正的“清明上河學”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清華大學將在新建成開館的藝術博物館擬舉辦《仇英模清明上河圖》首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除邀請國內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的著名專家學者,還擬邀請中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藝術館,中國澳門《文化》雜志、澳門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中國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美國紐約大學、馬里蘭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加州圣地亞哥大學、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英國牛津大學、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捷克布拉格國立博物館等海外博物館和研究機構著名專家學者參加,對《仇英模清明上河圖》(辛丑本)展開廣泛的學術研討活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