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水浸泡就能辨別真假綠松石?上周,記者來到十里河雅園國際市場的聽松閣,在綠松石專業(yè)賣家的指導下,對這種方法進行了驗證。
賣家說
常見的造假
手段有四種
綠松石是銅和鋁的磷酸鹽礦物集合體,種類有很多,除了常見的藍色和綠色,還有少見的嫩綠色、棕色以及淡紫色。
賣家崔煒垚告訴記者,由于綠松石價格連年上漲,造假的手段也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是沁膠、注膠、染色以及粉壓。崔煒垚告訴記者,前兩種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綠松石的密度,起到了一定的優(yōu)化作用。而后兩種則是純粹的造假。沁膠是指將綠松石泡在膠里,而注膠則是通過真空產生壓力,將膠打進石頭內。染色是將白松石染成綠松石的樣子。崔煒垚介紹,白松石從外表上看與綠松石相近,但白松石的價錢以噸計算,而綠松石以克計算,兩者價錢相差數(shù)倍。粉壓則是將其他材料壓鑄成綠松石的樣子。
一般而言,辨別綠松石的真假要通過專業(yè)儀器,但是專業(yè)儀器并不能隨身攜帶,所以給賣家提供了騙人空間。為此,不少綠松石買家希望用簡單的方法來分辨真假。但崔煒垚告訴記者,由于綠松石的造假手段不斷推陳出新,即使是行內混跡多年的人,也不敢僅僅通過圖片來分辨綠松石是否為加工“整容”過的。
實驗
水浸辦法
并不靠譜
最近,在綠松石圈子里流傳著一個分辨真假的簡便方法:水浸。這個辦法真的靠譜嗎?
崔煒垚端來一盆清水,將一顆淡藍色的綠松石珠浸入水中,使其一半露出水面。五秒鐘后,崔煒垚將珠子取出,記者看到浸水的一半顏色已經變深,摸上去有些粘手。隨后,崔煒垚又拿起一顆表面十分光滑的綠松石珠,以同樣的方式浸入水中。半分鐘后,崔煒垚將綠松石珠從水里拿出,這一次,綠松石珠的顏色也沒有發(fā)生變化。記者也將一顆粉壓的假綠松石放入水中,和第二顆放入水中的綠松石一樣,這顆粉壓的綠松石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崔煒垚說頭兩顆放進水中的綠松石都是真綠松石。第一顆綠松石質地比較松散,容易吸水變色,而高密度的綠松石因為質地緊密,不會吸水,自然也不會變色,而假綠松石因為經過處理,也不會吸水變色。因此這種用水浸泡辨真假的方法不靠譜。
專家建議
一看二摸辨真?zhèn)?br/>
那么還有什么辦法來鑒別真假綠松石呢?崔煒垚給出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看”,一種是“摸”。
看,除了看鐵線是否均勻,還要看綠松石的紋理。崔煒垚給記者展示了一串朋友從美國花大價錢買來的“綠松石”手串。這條手串上分布著淡色的石紋,看上去十分漂亮。崔煒垚說,這其實是一串染色造假的綠松石,而問題就出在淡色的石紋上。“這叫瓷片紋,看起來就跟燒制開片瓷器形成的小裂紋似的,這是此類造假綠松石最典型的特征。”
至于“摸”,崔煒垚介紹:“綠松石吸水性強,因此摸上去會有些粘手,但又不會太粘?!?崔煒垚說,但如果綠松石摸上去感覺跟摸雙面膠差不多,那說明這樣的綠松石是注過膠的。
最后,崔煒垚建議,為了保險起見,買綠松石的時候,尤其是那些價格比較高的綠松石,最好去專業(yè)的鑒定機構鑒定一下,這樣相對比較穩(wěn)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