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人妻精品蜜臀一区二区_成人午夜精品无码福利_国产激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fā)現

英媒:中國博物館應對挑戰(zhàn)不能照搬西方經驗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2-08
英國《衛(wèi)報》網站2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博物館的未來去年9月,我去上海正趕上兩家博物館慶祝建館一周年,但兩家的訪客都少得詭異。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龍美術館是上海乃至全中國大建博物館和畫廊大潮的產物。這是中國博物館業(yè)一個令人振奮的時代,但同時頗具不確定性。

2013年,當代藝術博物館觀眾僅有25萬人,龍美術館更加慘淡。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和億萬富豪丈夫建館資本投入3000萬英鎊,年運行費100萬英鎊,但去年全年只迎來5萬訪客。這對夫婦的錢袋子很深,但長期看,這個項目的可持續(xù)性很成問題。

作為國營機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情況要好些,但該館規(guī)劃部一名負責人對發(fā)展前景有自己的擔憂。他認為交通不便是來訪者過少的一大原因,與此同時教育制度也是挑戰(zhàn),因為學校強調為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學生們幾乎沒時間參觀博物館這樣的地方。

英國創(chuàng)意機構“中國制造”總監(jiān)菲利浦·多德看重社交媒體對中國博物館業(yè)發(fā)展的作用,“(新媒體)可能成為藝術家工作或私營博物館運作的真正有趣之處”。而中國社交媒體的發(fā)展規(guī)模意味著中國和西方博物館運營背景有差別。多德說,中國博物館熱切且虛心學習西方。不過,中國博物館應針對面臨的獨特挑戰(zhàn)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不能只照搬西方經驗。

“中國正在建設的博物館體系,歐洲用了130年才完成……所以當前的問題部分源自對中國的期望”,多德表示,“我不認為未來會一片光明、簡單而快樂,未來會很復雜、很困難”?!坝惺?,也會有得。但我的確認為,對于中國以及亞洲來說,這是一個博物館的時代”,他說。(作者喬·凱爾德,汪品植譯)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