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州龍窯重燃千年窯火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12-06]
為再現(xiàn)千年制瓷歷史的輝煌,保護和開發(fā)優(yōu)秀的陶瓷文化遺產,近日江西吉安縣重燃吉州龍窯千年窯火。
位于吉安縣永和鎮(zhèn)境內的吉州窯遺址舉行了龍窯復燒點火儀式。在窯工念唱瓷坊歌謠的吆喝聲中,現(xiàn)場嘉賓將一團團燃燒的火把塞進窯口。自此,跨越千年的窯火重新在古窯熊熊燃起。數百名群眾蜂擁而至,高高舉起手中的相機或手機,記錄這一跨越千年時空的歷史時刻。
據介紹,吉州龍窯是我國古代江南地區(qū)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創(chuàng)燒于晚唐,興盛于南北兩宋,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其制瓷技藝高超,所燒瓷器種類繁多,釉色齊全,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和民族藝術色彩,以黑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為吉州窯所獨創(chuàng)。
吉州龍窯因其窯身呈長條形,坡形砌筑,燒造時似一條火龍而得名。龍窯自下而上分為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長38米、寬1至2米,下窄上寬,修建在平地上,坡度12度左右,而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的龍窯通常建于半山腰。
據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所長伍映山介紹,龍窯窯房完全按照晚唐風格修建,建筑面積200余平方米,窯房建筑適應龍窯窯爐修建和燒煉生產的需要。此次復燒的龍窯燒造的瓷器以泥釉、色釉、刻花、剪紙貼花等缸器為主,共有大小100多件。
吉州窯遺址北距吉安市約11公里,分布在永和鎮(zhèn)西側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范圍內,廢窯累累,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遺址范圍內至今仍然保留著24座晚唐至宋元時期的古窯包,為目前世界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名窯遺址之一。2001年吉州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周 科)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