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突然”——于會見油畫作品展在京開幕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09-08]
2012年9月6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主辦,杜康控股有限公司和俏江南集團承辦的“大地”突然——于會見油畫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5號、7號展廳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油畫作品30余幅。
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教授策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美學會會長汝信,藝術家杜大愷,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中國藝術報主編朱虹子;有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鄭工,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段正渠;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所長高建平研究員、文學所理論室副主任劉方喜研究員、李鵬程和金惠敏研究員;還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蘇丹、史論系主任陳岸瑛和島子以及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楊陽、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趙先章教授等人。高朋滿座,名流云聚。開幕式過后,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會議室舉行。
于會見繪畫中的思想表達是有節(jié)制的,含蓄的。他著力營造的那種超現(xiàn)實意境,正是提醒觀者在繪畫面前保持一種客觀和新鮮的有效手段,他試圖在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中找到無縫的銜接,以保持對“大地”突然來臨的一切。當然,人終究不能離開現(xiàn)實而生存,于會見對“大地”的超現(xiàn)實的揭示,不僅僅是為了排解那種普遍的對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憂慮,更多的是通過作品強調了今天對“故鄉(xiāng)”缺失的焦慮,對放逐“異鄉(xiāng)”的無奈。他的繪畫中那種具象表現(xiàn)的技法,看似揮灑隨意的筆觸,以及黃褐色調為主的迷蒙景象的營造,恰如其分的表達了這種沒有答案的“鄉(xiāng)愁”。
繪畫應該回到“繪畫性”,也就是畫家應該回到感性的內心,理性只是具象表現(xiàn)繪畫的“殘余物”,它可以用余光感受的到,但是看不見。于會見油畫作品,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價值,也在于此。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