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私立博物館有望作為文化事業(yè)獲“國民待遇”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12-11]
《廣東私立博物館指南》前日首發(fā),私立博物館有望作為文化事業(yè)獲“國民待遇”。
由省政府參事陳少湘提交的《關于扶持我省私立博物館發(fā)展的建議》,已先后獲省領導汪洋、徐少華、雷于藍批示,省文化廳接辦后已于11月21日完成《廣東省民辦博物館發(fā)展情況調研報告》。為此,省政府參事室前日組織舉辦了專題研討會,《廣東私立博物館指南》一書同時首發(fā)。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省民辦博物館總數已達50余家(此為文物部門統(tǒng)計數據,省收藏家協(xié)會統(tǒng)計數據則超過200家),但目前也面臨諸多問題,主要有“民辦博物館難以享受‘國民待遇’”、“后續(xù)資金不足”等。省文化廳報告建議省政府制定《廣東省民辦博物館管理辦法》,通過立法給予依法設立的民辦博物館與公立博物館同等的法律地位,在政策、經費補貼上給予實質性扶持。
參加研討會代表達成共識,民辦私立博物館是公辦博物館的有力補充,是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按國際慣例,私立博物館也應享受國家制度上的扶持和鼓勵。
相關鏈接
坐擁上萬件文物住在工地草棚
“漢東博物館”館長郭東漢,早在2002年就斥巨資在珠海動工籌建當時多家中央媒體稱為全國最大的私立博物館,當時還獲第二屆中國十大“文保杰出人物”提名,后來由于資金鏈出了門題,雖坐擁包括3件國寶級文物的上萬件文物藏品,但現在只能住在爛尾的博物館工地草棚內。他目前最大心愿是能獲得政府政策和資金扶持,讓他這個快到花甲之年的人能盡快把博物館修好,把他所收藏的眾多國寶級文物等向大眾展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