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看四億元后的中國藝術品新時代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1-03-21]
文前提要:近期,蘇富比、佳士得、保利、匡時、瀚海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相繼圓滿收槌,藝術品市場已經(jīng)不光用火熱二字來形容。是泡沫還是理性?是頂點還是起點?為此,我們專門采訪了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上海工作站主任、著名陶瓷鑒定專家陳海波先生。
市場火爆有其合理性
對于近期的拍賣陳海波也顯得有些興奮,他說:“今年春拍應該說是激動人心的,特別是這次保利的拍品——北宋黃庭堅的書法名卷《砥柱銘》,其實之前圈內就對這件作品比較關注,當時我們給出的估價在2億元左右,但最終這件拍品從8000萬元的起拍價飆升到了4.368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價,而且拍賣過程中競價多次以千萬為單位,的確給我們帶來不小的振奮?!?br/>
他認為,這樣的火爆雖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確實是在情理之中,其實自從去年年底開始內地書畫拍賣價格就頻頻刷新,已邁進億元時代。藝術品市場的這種火熱是合理的,它反映的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財富增加所帶來的文化藝術復興,代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式走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也說明不管是中國藝術品還是國內的收藏家都已經(jīng)有足夠的能力登上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舞臺。
陳海波說,今年年初有這樣一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它計算了2009年中國藝術品投資的總交易額與全國全年GDP總量的比值,結果顯示還不到0.1%,相差國際水平將近30倍,所以說內地藝術品市場還是有很大空間的,接下來的發(fā)展值得大家期待。他認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理由還有兩點:首先,中國藝術品的價值本身就是被低估的。大家都知道17世紀的歐洲曾出現(xiàn)過中國瓷器熱,隨著世界對中國了解的不斷深,加上奧運會、世博會的舉辦,相信中國文化熱將會再次席卷全球。其二,現(xiàn)在我們內地不乏成熟并且很有實力的買家,他們的進入對于內地藝術品市場來說是一股極大的推動力,比如剛剛提到過的《砥柱銘》,這次的買家就是內地的一位藏家。
未來潛力值得看好
隨著藝術品市場熱度的不斷趨升,許多投資者也非常關心未來藝術品市場有哪些領域值得關注,對此陳海波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把握。其中第一是近現(xiàn)代名家書畫板塊,不僅作品本身實力比較強,而且文化部已經(jīng)啟動了名為《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的項目,蘊藏了很多機會;第二是當代藝術陶瓷一塊,這也是目前上海工作站的工作重心之一,比起高古瓷器,當代陶瓷的真?zhèn)螁栴}比較少,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強、藝術的含金量高,而且這個市場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價值被低估,因此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第三是藝術基金,其實這一塊在海外已經(jīng)有很多好的案例了。金融資本對接藝術品投資,相當于眾人共同買下梵高的向日葵,然后讓每個人享受畫上一個角的增值,而在內地這個市場發(fā)展?jié)摿撜f很大。
當然,藝術品投資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賺錢的,陳海波認為除了買什么,怎么買也很重要,簡單概括起來也有三點:1、低位買潛力股;2、選擇精品;3、要品味作品。有些人投資藝術品只是為了利益,他不管買的東西自己喜不喜歡,甚至不在乎這件藝術品表達的是什么,這種純粹的投機心理陳海波就不太贊同。所以重要的是,要選擇真正有藝術價值的東西,這才是帶來投資升值的保證。
此外,在市場火爆的同時,藝術品的真?zhèn)稳匀皇抢_投資者的一大難題。對此陳海波告訴記者,確實,現(xiàn)在我們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仍然有很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這也是為什么文化部要成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這樣一個機構。他說:“我們擁有一批近200人的專家資源,包括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的專家,這些人可以說是當今藝術品鑒賞領域的權威。此外我們的鑒定過程相當嚴謹,一件藝術品的最終判定需要三個專家的共同確認,需要的話還會用到科技檢測的方法。比如說上一屆理財博覽會上由《理財周刊》與我們的上海工作站共同主辦了“2009上海民間藏品大型免費鑒寶活動”,應該說是得到了社會最大的矚目及反響,而今年的理財博覽會我們將再次攜手服務于廣大的藝術品收藏愛好者,請到頂尖的專家免費替大家掌眼把關.?!?br/>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