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北京今冬拍賣場上剛傳來一個消息:合肥市書畫院院長凌徽濤的作品——《墻那邊在討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其成交價高達268.8萬元,創(chuàng)下安徽省美術界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這幅作品是凌徽濤在1985年創(chuàng)作的先鋒派作品:一個荒誕大戲,演繹出歷史的經驗和夢境的結合。
這已不是凌徽濤第一次創(chuàng)下拍賣紀錄了,早在2007年5月31日,他的另一幅作品《理發(fā)已經一個小時了……》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2007春季現(xiàn)當代中國藝術夜場”拍賣會上,一舉拍得176萬元,創(chuàng)下當年安徽美術界的最高紀錄,至今無人超越。而今年,紀錄被他自己打破了。
這個結果是凌徽濤沒有想到的,從朋友的電話中得知消息時到確認事實后,他一直內心平靜。因為,在他的心目中,畫家的藝術作品能夠進入市場,并且被社會認可,當然是件好事,但是錢并不是最重要的:“更激勵我應該創(chuàng)作出幾件能載入史冊的作品。”
更多地關注身邊發(fā)生的一些真實的事件,敏感于當下的社會問題,這是凌徽濤藝術創(chuàng)作的宗旨。他的眼光,不但放在身邊的親人朋友,最主要的還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市井百姓的生活問題等等。他曾說過:“只要是睿智的思考,大膽的嘗試,真實的反映,都是藝術作品所反映的題材?!?br/>
他的畫,在《墻那邊在討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中就有如實的反映。在孩提時代,凌徽濤就曾聽過祖父輩和同伴們有關雞和蛋孰先孰后的爭論,于是,他把這些和夢境中的村民爭論,都依托到他所看到的一個算命盲人的現(xiàn)實情景之中。一眼望上去,在畫面的中央是坐在一張小竹椅上的算命盲人。盲人的雙腿上放著一個木箱,木箱上方是盲人的雙手,其中的右手上森森地露著白色的指骨。墻、骷髏、人群、雞、躺著的男孩、超級現(xiàn)實主義的相機、突兀的一只手、食盒、草帽、站在規(guī)整圓柱體器皿里的男孩等等這些單個的元素,被凌徽濤描繪出一個關于思想的寓言世界。
在那個剛剛開放不久的80年代,其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至今走在先鋒派的行列中,不得不說,凌徽濤是個極具前衛(wèi)性和獨立性的藝術家。對此,他有自己的注解:“畫家就像是一個孤獨的長跑者,在自己的精神里探索、創(chuàng)新。當你跑了一段回頭看時,應該要有一些東西,是可以對自己有交代的,對這份事業(yè)有交代的?!?br/>
凌徽濤的成就不是偶然,很多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他熱愛藝術,創(chuàng)作時擁有飽滿的激情,最主要的是除了先天的靈氣和悟性,他平時多閱讀,多思考,積累大量的知識做素材,有充足的經驗積累,還有很強的意志力。比如說,《墻那邊在討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他畫了3個月,而《理發(fā)已經一個小時了……》從構思到創(chuàng)作,他花了整整半年的時間。 朱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