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人妻精品蜜臀一区二区_成人午夜精品无码福利_国产激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您的位置:首頁 > 藏家論道

拍賣還是釣魚? 郭慶祥:這是一場虛假的資本游戲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0-11-23
  聽說王羲之的《平安帖》拍出了三個多億,我并不震驚。說實話,我對近些年冒出的天價拍賣早就麻木了。其實,看似繁華的拍賣市場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拍賣還是釣魚?說到底都是一場虛假的資本游戲。

  收藏市場從古到今,一直被人詬病,臨摹是學習中國書畫的必經(jīng)之路,這是有歷史和傳統(tǒng)的。幾百、幾千年之后,究竟是當時人的摹本還是后人的摹本,不是我們今人能準確辨別與判斷出來的。書畫收藏最在意“假”,今天的企業(yè)家(商人)也是有頭腦的,也能認清里面的門道。這次拍出的王羲之《平安帖》和上次拍出的黃庭堅《砥柱銘》,這兩位買家都很神秘,他們的行為也與真正藏家的行為相去甚遠。我想,天價拍賣千萬不要是拍賣行之間為了競爭拍賣市場,爭奪老大的地位,而采取的價格炒作的措施。但愿不是這樣。

  齊白石、張大千,他們在世的時候,當時沒有那么好的條件去出版作品畫冊,所以才導致今天的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越拍越多,每年呈遞增態(tài)勢。從1993年中國有拍賣市場開始,一場拍賣只有一本到兩本拍賣圖錄。而今天,卻變成了一場拍賣至少有一箱甚至到幾箱的拍賣圖錄,“寶貝”越拍越多,拍賣行的專家越來越多,社會上關于藝術鑒定的欄目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火。我以為,藝術品是精神層面的產物,現(xiàn)在已變成了資本游戲。它已經(jīng)嚴重地影響到了當代畫家們的創(chuàng)作動機,多數(shù)畫家已經(jīng)不為藝術去創(chuàng)作和探索了,把藝術的創(chuàng)作變成了商品去生產。使得當今許多打著藝術旗號的畫家都變成了人民幣的奴隸。

  我認為藝術市場應該是感性認識,理性收藏。現(xiàn)在有種觀點認為,拍賣市場的繁榮,是因為股票、房地產投資市場的不景氣、風險大,轉而將資金向藝術品市場傾斜、轉移,然而藝術品市場的虛高價格就沒有隱藏風險嗎?我以為,這其中多是拍賣市場精心設計的陷阱,意在以這種假象,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拍賣市場。

  緣于精神層面的藝術享受、感動而帶來的藝術品收藏,如今已變成了資本的角逐,實際上已經(jīng)失去藝術品收藏的意義,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