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枚“政府印章”入館收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4-12-30]
284枚50年前的“政府印章”,在倉庫中塵封了36年后,昨日終于被遼寧省檔案館收藏。
這些印章是由省委辦公廳行政財務處移交到省檔案館的。省檔案館將對印章進行登記造冊并制作裝具妥善收藏。
這些銅印上刻著“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人民政府”、“遼東省政府”、“遼西省政府”等名稱。檔案館認為,這些印章對研究東北和遼寧地區(qū)黨和政府的機構沿革、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非常重要。它們見證了1949年至1966年間的歷史事實。檔案館介紹,與蓋在紙上的印章不同,這些銅質的印章實體更具價值,是實物檔案中難得的珍品。
在移交儀式上記者看到,這些銅印大部分保存較好,有圓章、方章,印章上的字清晰可辨,部分印章上的長柄鈕仍可旋轉。印章中,最大的是7厘米見方的“東北人民政府印”,最小的是直徑2.8厘米的“東北人民政府農業(yè)部印”。
有關專家介紹,這些印章主要來自兩個時期,一是1949年到1954年的東北人民政府時期。據了解,東北行政委員會于1946年8月正式成立,1949年8月改為東北人民政府,為適應全國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1953年1月又改為東北行政委員會,1954年8月撤銷;第二個時期是19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并為遼寧省之后,直到1966年這一段時間。
省檔案館稱,印章保留下來并不容易。因為按照規(guī)定,一枚印章在失去其效力后,應立即銷毀。而這284枚銅印只有16枚作了抹角或者毀面的作廢處理。2002年省委辦公廳辦公樓搬遷時,工作人員發(fā)現兩個帶鎖的舊式木箱,撬開箱子,金色的銅印露了出來。
這些珍貴的印章為什么會在省委辦公廳出現?省檔案館省級部主任程兆申介紹,這些銅印本來就保存在遼寧省檔案館。1968年,因國家急需收集廢銅,銅印被請出了檔案館,輾轉流落到了省委辦公廳。
36年之后,這些印章終于重回檔案館。(記者 葉楓 陳微報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