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人妻精品蜜臀一区二区_成人午夜精品无码福利_国产激情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重新發(fā)現吳大羽: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術史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5-07-17



  早在1988年,畫家吳大羽就離開了這個世界,那年他85歲。吳大羽生前沒有出過畫冊,沒有辦過個展,他甚至一度被人遺忘。很多人肯定也不會知道他是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三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背后的老師?!?br/>
  但今年以來,吳大羽開始“爆發(fā)”,與他相關聯(lián)的事情就有好幾樁。先是中國油畫院5月份主辦了“吳大羽文獻展”;接著,在5月17日的嘉德春拍上,吳 大羽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作品《譜韻-63》以1150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其作品拍賣成交新紀錄。就在最近,《吳大羽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大羽留下的 2500余幅作品和50余萬字文稿得以向世人披露。吳大羽身后變得熱鬧起來,但關于吳大羽的發(fā)現和研究才剛剛開始。

  1.“他早已被擠出熙攘人間”

  小檔案:吳大羽生于1903年,是中國現代繪畫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看作是中國抽象藝術的宗師。

  他早年留學法國,回國后曾為國立藝術院(后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首任西畫系主任。

  “在他逝世前很多年,他早已被擠出熙攘人間,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薄秴谴笥鹱髌芳穲?zhí)行主編、輔仁書苑學術總監(jiān)李大鈞這樣說道。

  82歲的畫家袁運甫回憶起幾十年前拜見老師吳大羽的情景時說,“老師的家在上海延安中路,我去敲門,門上有個小孔?!睂W生和老師就此開始了對話——“誰呀”“我是袁運甫”“袁運甫是誰呀”“我是杭州藝專的學生”。話說完,門這才打開。

  吳大羽對外界的警惕之心,也被美術評論家陶詠白提及。1979年陶詠白為了做全國藝術研究規(guī)劃調查到了上海,工作間歇,順便開墾自己研究的“自留 地”——進行油畫史料的收集和現狀的調查。陶詠白抱著僥幸心理,找到吳大羽家,“大羽先生在樓上的窗口窺視著我,我忐忑不安地回答著他的盤問。他竟意外地 讓我上了樓,在一間似亭子間的房內接見了我?!碧赵伆渍f,室內陳設簡陋,吳大羽也全無當年在杭州藝專任教授時的派頭,坐在面前的就是一個飽經磨難而體弱憔 悴的干癟老頭?!拔疫€記得他說自己是老朽,跟不上時代,總是不斷地批判自己?!?br/>
  李大鈞揭開了其中的秘密。早在1950年9月,吳大羽任教的杭州藝專就以“教員吳大羽藝術表現趨向形式主義,作風特異,不合學校新教學方針之要 求……”為由解聘了他,從此以后,吳大羽幾乎與世隔絕,甚至長達10年失去了工作。他一直蟄居在上海,從未回過杭州?!拔母铩敝?,他被戴上了“反動學術權 威”“形式主義的祖師爺”的帽子,兩次重病,幾近死去。

  他在艱苦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畫作,長期以來更無人識。李大鈞提到,“吳大羽家屬曾表示愿意捐獻給美術館,但沒有美術館愿意要。這些畫作被認為一點兒價 值都沒有,甚至有人說,這些畫就是調色板。”李大鈞后來還得知,為了向社會傳播吳大羽藝術,他的家人只是象征性地收點錢,賣掉不少畫。

  但在多年孤寂的日子里,吳大羽有著強烈的交流欲望,關于創(chuàng)作、關于詩?!秴谴笥鹱髌芳穲?zhí)行主編、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周長江當年曾是吳大羽在 上海油畫雕塑院(原上海油畫雕塑創(chuàng)作室)時的年輕同事,據他觀察,吳大羽喜歡有人到他家里去,“他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盡管他講的都是大白話,但我那時年 輕,不知道他在說什么東西,似乎和想像力、詩性有關?!眳谴笥鹬v到興奮處,常常會兩眼發(fā)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這對年輕的周長江來說,是很神奇的時 刻。

  所有這些來訪者,都沒有看過吳大羽在家里作畫,“他不給外人看的,他喜歡畫在小的畫布上,如果有人來,就放在抽屜里,沒人來,再從抽屜里拿出來畫?!敝荛L江說。

  在吳大羽蟄居的這些年,從未停止思考、停止作畫,他一如既往畫著被批判的抽象畫,“他曾對我說,因條件所限,他的畫都是在老畫上疊加的。刮掉老畫,再在上面畫新畫。”陶詠白說。

  吳大羽的學生吳冠中則在《橫站生涯》一書中寫下如此文字:“每次到他家總想看到他的作品,他總說沒滿意的,只偶或見到一二幅半具象半抽象的小幅;到 他工作的單位油畫雕塑室去找,也只見到極少幾幅小幅。事實上,只保留給他二間小房,他能作大幅嗎?我感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悲涼?!?br/>
  在吳大羽的畫作上,從來沒有過簽名、也從不留日期。1980年,吳大羽的學生朱膺曾問到老師這個問題,吳大羽回答,“為什么必須簽名!我認為重要的是讓畫自身去表達,見畫就是我,簽名就成多余了?!崩畲筲x說,他是畫了就算,從不計較畫作的命運,“他是畫壇的陶淵明”。

  2.發(fā)現他,在民間的自發(fā)行動

  閃回:吳大羽的侄女、旅美作家吳崇蘭曾撰文稱吳大羽為“看不到畫的畫家”。

  發(fā)現吳大羽并不是今天才開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彭鋒的印象中,大約是1989年前后,他曾在一位收藏家的家里,見到了吳大羽的畫作,“我覺得很新鮮,當時就感覺吳大羽的作品在抽象藝術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了?!?br/>
  按照周長江的回憶,臺灣大未來畫廊最早發(fā)現了吳大羽。“大未來畫廊代理朱德群、趙無極的畫,通過他們了解到了吳大羽?!贝笪磥懋嬂扔谑桥扇藖淼絽?家,剛開始吳大羽子女并不理解,但第二次接觸過后,才意識到大未來畫廊是真的懂吳大羽。吳大羽子女一直在給父親的作品找出路,于是雙方達成了合作,“大未 來買下了一部分畫作,并于1996年出版了畫集。”

  吳冠中的學生、畫家王懷慶也提到這段往事,“大陸一度對吳大羽全無一點信息,都認為他是現代美術史上消失了的人?!币虼耍攨枪谥泻蛥谴笥鸬漠嬜髟?度謀面的那個場面甚至堪稱經典——臺灣大未來畫廊從民間收藏了四五十件吳大羽的油畫,因為沒有簽名、沒有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畫作價值和真實性讓人存疑,大未 來畫廊負責人于是找到吳冠中?!皡窍壬豢矗瑹釡I盈眶,非常激動,他說,確真無疑?!蓖鯌褢c還記得老師說,鑒定一部作品最本質的東西,要看藝術性和藝術語 言的特點。關于這一段吳冠中也曾著文回憶,他認為被發(fā)現的這批遺作大都屬(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作品,“我看到這批作品的照片及幻燈片時,毋須 尋找簽名,立即感到確乎是那顆火熱的心臟在跳動。畫面設色濃郁,對比鮮明,動感強烈?!?br/>
  此后,大未來畫廊還奔走促成“吳大羽先生藝術座談會”,并在上海、北京推出過吳大羽作品展。

  總結過往,周長江認為,大未來畫廊發(fā)現了吳大羽,但還是屬于商業(yè)推廣階段,而真正從學術角度推動吳大羽的應該是中國大陸的李大鈞。

  今年以來,李大鈞為吳大羽出畫冊、辦展覽、辦研討會。據他回憶,大約10年前,他在畫冊上第一次見到了吳大羽作品,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談戀愛一樣, 是一種令人難忘的觸動。而真正走進吳大羽的世界,更大的機緣還因為吳大羽是吳冠中的老師,“我過去推廣吳冠中先生作品多年。誰培養(yǎng)了吳冠中?作為吳冠中的 推廣人,我肯定要思考這個問題?!?br/>
  通過吳冠中的介紹,李大鈞走近了吳大羽的后人——他的女兒吳崇力、兒子壽崇寧。10年前,當李大鈞認識兩位老人的時候,他們一位76歲,一位75 歲。兩位老人因為父親的藝術,甚至一輩子沒有結婚,“上世紀50年代,吳大羽和妻子長達10年沒有工作,他們靠一雙子女的收入,過著清苦的日子。”李大鈞 說。

  “李大鈞開始照顧兩位老人,他后來成了兩位老人的監(jiān)護人?!敝荛L江說,李大鈞對兩位老人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相處得像家人一樣。兩位老人說,他們沒什么可報答,于是將吳大羽手稿和一部分畫作交給了李大鈞。

  “大約是幾年前,李大鈞開始做功課,深入研究吳大羽手稿和創(chuàng)作?!敝荛L江因此認為,對吳大羽重要的學術梳理,是從李大鈞開始的。吳大羽的子女也終于等來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作為主編,他們一直參與《吳大羽作品集》的編輯、出版和準備工作。

  3.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的美術史

  畫外音:我們對吳大羽一直視而不見,對他的視而不見,其實是中國文化界的悲哀。

  “就是到了今天,吳大羽也沒有被充分認可,出畫冊、開座談會,全是民間的活動。官方一直沒有給他充分的肯定?!泵佬g評論家賈方舟直言道。

  賈方舟認為,新中國成立后,一度有一類作家、藝術家不被重視,他們的作品和主流藝術不同,不是表現現實題材,“像張愛玲這么火,我成長的整個過程就 不知道還有個張愛玲。她被看作資產階級作家,文學史和文學刊物也很少介紹她。她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才慢慢被發(fā)掘出來的?!辟Z方舟認為,吳大羽也屬于這 個類型,“所以,我們特別需要重新發(fā)現這類藝術家,把蒙在他們身上的灰塵掃光?!?br/>
  王懷慶肯定地說,發(fā)現吳大羽的意義在于,他提醒我們美術教育是多元化的,也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是一個人、一種語言說話為主。“吳大羽的教育思想曾經被壓抑,但這種教育思想培養(yǎng)出來的人,站住了?!?br/>
  “半個世紀以來,美術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技術槍手不少,而我們弱的是腦子和心?!蓖鯌褢c認為,藝術家憑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足以把別人拉開一個世紀。這一點,吳大羽和他的幾位學生走的路,恰恰是很值得研究的范本。

  論及吳大羽現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端廷從中國美術史的角度分析道,即便是受到外在力量的干預,現代主義創(chuàng)作還是作為潛流存在,這個線索其實始終沒有斷。他解釋說,“新中國成立后,主流意識形態(tài)奉行的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但現代主義憑借自身的力量,同樣一直存在。”

  “吳大羽是給中國藝術家保留最后顏面的人?!崩畲筲x激動地表示,如果沒有吳大羽,很多人會把中國抽象繪畫史定位到“文革”之后的這三十多年。而實際 上,正因為吳大羽的孤獨堅守,中國抽象繪畫的發(fā)展史是80年,“可以說,他書寫了一個人的美術史?!崩畲筲x追問,再反觀這幾十年來,中國藝術家都做了什 么?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否還存在?如果真正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住?

  師生緣

  他們像在宇宙里說著悄悄話

  “我們認識吳大羽才剛剛開始,就像一個藝術的肌體一樣,我們從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走進了他們的心臟——吳大羽。”清華大學吳冠中研究中心主任劉巨德如此說道。

  《師道——吳大羽的十封信》日前面世,這些信件,揭開了吳大羽與學生精神交往的秘密,他莊嚴、龐大的藝術世界,也被進一步探究。

  1935年,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進入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學習,和老師吳大羽相遇。盡管,大家畢業(yè)后各奔東西,但還與老師保持著書信往來。李大 鈞說,吳大羽寄給吳冠中的書信,被吳冠中“像圣經似的永遠隨身帶著,一直帶到巴黎,又帶回北京,最后毀于‘文革’。”所幸,吳大羽家里保留了他當年所寫書 信的草稿,在“文革”抄家后又發(fā)回,歷經磨難而幸存下來。

  今天看來,吳大羽的信通篇流露出高貴、典雅、博大的氣質,充滿詩性的表達,甚至是令人震撼的。他在給吳冠中的信中說:“美在天上,有如云朵,落入心目,一經剪裁,著根成藝……”他1946年在寫給趙無極的一封信中說,“你智慧足勝一切,此去歐洲,可取鏡他山反觀東方……”

  在劉巨德看來,這些往來的書信,讓他感覺到,在藝術宇宙中,老師和學生在精神上的相會,“他們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像在宇宙里互相說著悄悄話一樣。宇 宙的光輝照耀著他們,讓他們一同前行?!痹谒磥?,吳大羽和學生們都是尋找美、追求美的殉道者,他們感情之純之高遠,非常稀有。“吳大羽給學生的信,到現 在都是活教材——他站在宏大的人類立場上,俯視藝術,展望未來,為學生們立下了高遠的世界級目標,他真正成為了這幾位大師的人梯。”

  周長江通過大量回憶文字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即便在今天,吳大羽也是杰出的美術教育家?!北热鐓枪谥性貞浾f,“吳師善于言辭,言語中具有詩 意,導人思路步步入勝?!敝斓氯涸浾f過,“他對學生的要求是很自由的,別的老師批評我們繪新的東西,不過吳大羽先生和林風眠先生一直保護著我們。”趙無 極也回憶道,吳大羽平常話不多,改畫時卻特別能說,板著臉不大有笑容的?!八刻於紒砜次耶嬍裁矗袝r候我不大用心,他就說,‘無極,有什么毛病呀!’”

  “吳冠中曾經當著我的面,背誦吳大羽寫給他的信,像‘美在天上,有如云朵’這樣的信,他都能大段大段地背下來?!崩畲筲x通過大量的研究更發(fā)現了一些 有趣的現象,“吳冠中曾說過,‘新舊之際無怨訟,唯真與偽為大敵’‘懷同樣心愿者無別離’‘魯迅是這圈圈中的真人’,過去人們還以為是吳冠中說的?,F在一 看,是吳大羽寫給吳冠中的信里說的?!贝送猓瑓谴笥鹫f“一切藝術趨向于詩”,而吳冠中晚年也講過,他現在不想畫畫了,想寫詩。

  “人的生命有基因的遺傳,其實學術也有基因的遺傳,藝術思想也有基因遺傳?!眲⒕薜赂袊@道,吳冠中敢于大膽地提出“筆墨等于零”,這在美術界是讓人嚇一跳的,但他是真真切切地就這么認為,那是因為他背后有老師吳大羽,他才會那樣冒著風險去說,他有強大的內在力量的支撐。

  記者后記

  搶救從被遺忘的角落開始

  袁運甫之子袁加一再說到,他父親一生最懷念的是1949年起在杭州藝專學習的日子,從林風眠、吳大羽,到龐薰琹、倪貽德、關良,這些老師都從法國留學歸來,滿懷熱情,志向宏大。

  早年的杭州藝專,學生畫素描用木炭條,和后來學院教育用鉛筆畫不一樣,基礎訓練追求大的造型、概括。袁加說,他父親吃完早飯后,常常用剩下的饅頭, 在畫稿上蹭來蹭去,這樣他畫出來的素描就是大體塊、大動態(tài),“那個時候,他們一天要畫好多張。”更要緊的是,老師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要有獨立思考、獨立精 神,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但那一代老師命運多舛,就像周長江所說的,“當一個民族在選擇、轉換時期,個人命運并不能完全由自我控制?!?br/>
  從這一點而言,吳大羽長期被冷落的情況,并非個案。袁加小時候隨父親一起拜訪過衛(wèi)天霖,他是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老師,上世紀20年代末留日歸來,和 吳大羽是同時代人,他對油畫認識的深度和廣度,至今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過。因創(chuàng)作長期不受重視,衛(wèi)天霖生前把作品都捐給了首都師范大學。袁加曾想給衛(wèi)天霖辦 展覽,但因作品存歸屬之爭,只好作罷。衛(wèi)天霖的畫就這樣一直放在倉庫里,難見天日。

  劉巨德更是不無深情地提到,他的研究生導師龐薰琹先生。在杭州藝專的日子里,龐薰琹曾和吳大羽等一起倡導,用色彩來創(chuàng)造世界,他們的激情像火一樣。 但此后,龐薰琹因主張開辦現代設計教育,遭到排擠,1957年被打成美術界頭號大右派,蒙冤22年。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該爆發(fā)的時候,沒有爆發(fā),留下了永遠無法 彌補的遺憾。

  陶詠白也講述,她十多年前曾編過《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一書,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了許多優(yōu)秀的女畫家,但大家并不了解。她心里有一種傷感, 更有許多不平,“上世紀30年代女畫家了不得,我在做訪談的時候心里覺得氣不過,就下決心要去做?!碧赵伆自L問她們的時候,老人們已是八九十歲,如今沒有 一位在世了。陶詠白因此發(fā)出呼吁,抓緊調查美術史上有價值卻被忽略的藝術家,尤其要抓緊做八十歲以上老人的口述史,聽他們及其親人的親口講述,總比從干巴 巴的書上、畫上找來的資料要豐厚得多。

  如今的學生動不動看的都是西方藝術,他們并不知道,長在中國文化根脈上的那些老藝術家也閃爍著奪目的思想、藝術的光芒。他們的視角比現在的人站得還高,他們?yōu)樗囆g而殉道的精神,現在已極其稀有。這些獨具價值的老藝術家,不該被忘記,他們值得被重新發(fā)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