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陵被盜案共追回文物11件 可確認墓主身份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1-12]
西安1月11日電 (記者 冽瑋)西安市警方11日透露,轟動一時的秦東陵一號大墓被盜案已告破,共抓獲參與盜掘秦東陵的7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盜“八年造”漆木高足豆等文物11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件,三級文物10件,已成為確認被盜陵墓主人的重要物證。
秦始皇父母所在的芷陽陵區(qū)在歷史上稱為秦東陵,位于現(xiàn)今的西安市臨潼區(qū)西部。上世紀80年代進行的考古調查表明,秦東陵內埋葬著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及秦始皇母親帝太后等人。2010年10月20日,臨潼分局接臨潼區(qū)文物局報案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東陵一號大墓被盜。警方迅速組織警力趕赴現(xiàn)場,在盜洞洞口提取到鼓風機、撬杠、對講機及繩子和通風管等作案工具。經進一步偵查和抓捕,截至11月9日,犯罪嫌疑人劉某(女)、齊某、肖某、張某、武某、徐某、李某等7人相繼落網,對盜掘秦東陵一號大墓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
經查證,2010年7月,肖某結識齊某后,多次到秦東陵進行踩點。10月初,由遠在徐州的徐某出資,肖、齊等人先后在西安購買墓用的鼓風機、送風袋、電線、電瓶等作案工具。10月中旬,先后多次趁夜深到秦東陵一號墓附近探查情況,分兩次進入一號墓室,盜取了墓室內一個木制油燈和部分竹片,所盜文物全部交給徐某帶回了徐州。
目前,該團伙盜掘秦東陵一號墓盜竊的11件珍貴文物全部追繳到案,經陜西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八年造”漆木高足豆為國家一級珍貴文物;漆木高足豆底座、漆木簡均為國家三級珍貴文物。文物專家認為出土文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八年造”漆木高足豆上刻寫的20余銘文更是彌足珍貴,已成為確認被盜陵墓主人的重要物證。
有關專家透露,“八年造”漆木高足豆屬于古代盛放糧食的器具,保存基本完整,黑、紅兩種顏色鮮明,繪有流云狀紋飾,豆盤略有殘缺,銘文中有“八年相邦薛君造,八年丞相受造”等字樣,證實了齊國人孟嘗君即薛君曾在秦昭襄王時在秦國任相的史實,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被盜一號墓的墓主應該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完 )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