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學大會藝術邀請展開幕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0-08-09]
8月8日電(張中江) 由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組委會、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辦,百得利藝術俱樂部承辦的“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藝術邀請展”7日開幕。世界美學協(xié)會現(xiàn)任主席 Curtis Carter等數(shù)十位國際知名美學學者出席了開幕式。
正值美學大會召開前夕,國際美學協(xié)會現(xiàn)任主席 Curtis Carter (美國美學家)、國際美學協(xié)會前主席 Jos de Mul(荷蘭美學家)、Hein Paetzold (國際美學協(xié)會前主席 德國美學家)、Ales Erjavic (國際美學協(xié)會前主席 斯洛文尼亞美學家)等數(shù)十位國際知名美學學者出席當天的開幕式。著名音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北京大學彭鋒教授、周松波博士等眾多國內專家學者也出席了活動。
荷蘭美學家Jos de Mul在開幕式上介紹了世界美學大會的歷史。他說,國際美學協(xié)會最重要的事務之一,就是主辦每三年一界的世界美學大會。大會已有百年歷史,第一屆大會于1913年舉辦。早期的大會都在歐洲舉辦,事實上很難稱得上“世界美學大會”。進入21世紀以后,才實現(xiàn)真正的國際化。本屆大會是世界美學大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與會者超過1100人,將會有600多名學者在大會上發(fā)言。
Jos de Mul表示,美學是對藝術的反思,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可能不太一樣。這種多樣性會引發(fā)觀點的碰撞,但也會使美學更加豐富。
北京大學彭鋒教授則表示,對本次大會有兩點期待。
一是期待亞洲美學尤其是中國獨特的傳統(tǒng)得到國際美學界的尊重,能夠和歐洲美學抗衡。
二是期待本次大會在美學理論和藝術實踐的結合方面,能有所推進。
據(jù)介紹,世界美學大會由國際美學協(xié)會主辦,是國際美學界規(guī)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的會議,每3年舉辦一屆。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時間里,國際美學協(xié)會在歐洲、南北美洲和亞洲共舉辦過17次大會。2006年6月,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代表中國,在眾多的競辦者中申辦成功。此前亞洲國家只有日本主辦過該會。
作為世界美學界的風向標,“藝術的多樣性”成為本屆大會的主題,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研究美學與音樂、繪畫、雕塑、建筑、書法、設計等藝術門類的關系。據(jù)百得利藝術俱樂部主席、北京大學博士周松波介紹,參展的20位當代畫家、雕塑家的作品是從眾多畫作甄選出來的藝術精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現(xiàn)實性;且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觀賞性。目的在于通過畫展向世界推送和傳播中國的文化藝術,與來自世界各國的美學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對話、交流與合作。
此次藝術邀請展將于8月8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大學展出,隨后在百得利藝術俱樂部望京盈之寶展廳繼續(xù)展出一個月。有業(yè)內人士評論稱,此次展覽涵蓋了中國國內當前現(xiàn)代繪畫藝術多個流派的代表人物,作品風格迥異,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