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山中麓,糧道山18號。這里是杭州歷史博物館,今后可能將要更名為“杭州博物館”了。這是記者日前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得到的消息。
事實上,遠非“更名”這么簡單,杭州歷史博物館還要大大擴容。目前它占地面積約有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7000平方米;未來要增容6000平方米左右,成為統(tǒng)領杭州各類型專題博物館的綜合性博物館。
建成開放9年,已成杭州文化雅集地標
杭州人都記得,歷史博物館是9年前建成開放的,它當時的定位是“杭州市首家綜合性展示城市整體歷史文化和鄉(xiāng)土風貌的大型博物館”。
開館以來, 這里每年要接待中外游客20多萬人次,至今風貌大體不變。我們現(xiàn)在進入館內,可以看見三層共計10個展廳 ,一樓是原始社會——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五代時期展廳、運河廳,二樓為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百年老店、臨時展廳, 三樓則是郵票展廳、書畫廳。
館內的陳列品主要是歷年來杭州出土的珍貴、精品文物,比如國寶級文物戰(zhàn)國水晶杯、越窯褐彩青瓷汕燈,還有良渚時期玉石器、吳越石刻星象圖等。還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展示宋代大運河沿岸模擬景觀、杭州百年老店風情,反映杭州的歷史面貌,也運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豐富展示效果。
此外,臨時展廳還經常推出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的專題展—— 每年的“南宋文化周”,也都是在杭州歷史博物館拉開盛大的帷幕。對杭州而言,這座博物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已然成為杭州的歷史文化雅集的地標性建筑。
為什么要升級
縱覽本城,除了杭州歷史博物館,目前,杭州有不少專題類博物館,比如:南宋官窯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歷史博物館、西湖博物館等等。2010年,這些文博館所中有不少都將升級擴容,比如龍井路上的中國茶葉博物館要進行三期建設工程,利用吉慶臺草坪空間,建設茶文化紫砂陳列館、臨時展廳、文物庫房以及紫砂研究中心,打造國際一流的博物館;南宋官窯三期工程,要增加和市民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建設南宋歷史陳列廳、陶瓷文化陳列廳、陶瓷文化園和配套用房。這些動作表明,杭州的文博館所正在醞釀一場新的突破。
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負責人表示,杭州的專題博物館可以說百花齊放、精彩各異,但唯獨缺乏一家可以做“領頭羊”的綜合性博物館;把杭州歷史博物館擴容后命名為“杭州博物館”,事實上是對杭州現(xiàn)有的文博館所重新進行一次梳理,讓杭州的城市歷史價值得到更好地展現(xiàn)。目前,不少專家領導已經數(shù)次前往考察杭州歷史博物館的周邊土地,有6000平方米左右,假以時日,我們或將迎接一個更加豐富充實、更加高屋建瓴的杭州博物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