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自然博物館館長會聚滬上談“挑戰(zhàn)”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9-11-23]
(鄒瑞玥)以“挑戰(zhàn)、使命、未來”為主題的國際自然博物館館長論壇,二十二日在上海科技館開幕。來自世界五大洲十五個國家四十個自然博物館的近七十位館長和專家參加。
與會者包括諸如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享譽全球的博物館的代表。
與會專家從各館所面臨的問題出發(fā),探討了在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的壓力下,博物館在管理、營銷、資金籌措和市場運作等方面的新思路;在綠色建筑、收藏保養(yǎng)、與科學研究網(wǎng)絡的建立等方面的新經驗;并就博物館與社會的關系,展覽的科學內容表達和新技術的運用、面對不同社會群體的文化教育服務等方面的新做法交換意見。
據(jù)專家保守估計,本世紀將有一半的物種頻臨滅絕。人類能做的是以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更快地收集物種信息,分析并儲存。這對解釋物種影響、關聯(lián),描述世間發(fā)展的情況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人類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改變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歐洲不少頂尖自然博物館正在聯(lián)合進行這一工作。
英國自然博物館館長邁克爾·迪克森在發(fā)言中提到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根據(jù)英國政府的研究,十一至十四歲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正在下降,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最后進入科學領域的年輕人數(shù)量也在下滑。這一趨勢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亦存在。他認為,自然博物館承擔了重新喚起青少年對科學興趣的使命,通過趣味、系統(tǒng)的生態(tài)歷史展示,啟發(fā)青少年的體驗和思索,是重新喚起他們興趣的良方。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