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市民趙先生在韓山散步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處被盜掘的古代墓葬,隨即報警。經市考古隊初步勘察,判定被盜的這處古代墓葬為西漢時期,盜賊已將墓室打通,估計有價值的文物已被拿走。
古墓一角驚現(xiàn)盜洞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與趙先生取得聯(lián)系并趕到現(xiàn)場。在趙先生的帶領下,記者沿韓山西坡前行了約500米后才找到了這處古代墓葬。墓葬處于一條山間小道旁的柏樹叢中,位置不是很顯眼。據估算,這處突出的墳包面積約有20平方米,由于年代久遠,墓葬上部已基本被雨水沖平。
墓葬西南角的一棵柏樹旁有個約1平方米見方的長方形大洞,大洞明顯是新挖掘的,洞口處的泥土還是潮濕的。趙先生打開手電筒,記者看到大洞約有3米多深,口小底大,洞的下方有一塊長約1.5米、寬0.5米、厚30厘米的長方形條石,斜靠在洞底右側的洞壁上,條石上還系著一根尼龍繩。洞底北部有個向下傾斜的通道通向土堆的中心,洞底還有4個純凈水空瓶子。在土堆的東北角,記者發(fā)現(xiàn)了一堆新鮮泥土,應該是挖洞挖出的。
趙先生講述了他發(fā)現(xiàn)這處古代墓葬的經過。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就住在韓山附近,平時經常到韓山散步。昨天下午3時左右,他無意間發(fā)現(xiàn)這個大洞,隨即回家拿來手電筒仔細觀察,然后撥打了報警電話。
墓室文物可能被盜
數分鐘后,派出所民警和市考古隊的工作人員趕到現(xiàn)場,考古人員進行了勘察,并根據土堆的形制,確定這里確是一座古代墓葬。為了判定古墓的確切年代和墓道內被破壞的情況,考古人員沿盜洞進入墓道,發(fā)現(xiàn)了散落在盜洞內的幾個破碎的陶片。
市考古隊的李先生告訴記者,由于盜洞空間狹小,他們暫時還沒進入主墓室,根據這座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一些陶片判定,古墓應為西漢時期,并且規(guī)模較大,但從他們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盜墓賊已經將墓道內的一塊封石打開,并已進入到墓室。從盜洞內殘留的陶片看,墓室內有價值的陪葬品可能已經被洗劫一空。
警方也已就此事展開調查,并希望市民能提供相關線索。 (來源:都市晨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