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3月主體完工,古船有望6月移入
□ 進館初期將由武警守護,采取最高級別的防護措施
考古價值可媲美兵馬俑的宋朝古船“南海一號”預計今年3月整體打撈,6月有望進行平移。就在前晚“南天順”號進入陽江海域為“南海一號”進行最后一次精確定位和清淤工作時,“南海一號”未來的新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主體工程建設也即將進入封頂階段。
記者昨從該館了解到,至今年3月底,“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主體工程即將完工?!澳虾R惶枴币迫朐擆^后,將進行現場考古表演供來客參觀,同時為保護這條滿載中華瑰寶的古船,博物館還將采取最高級別的防護措施。
風險級別和防護級別
將為國家一級
“南海一號”連同船只和貨物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如何保證船只拖進博物館后安全方面萬無一失也成為了博物館方面考慮的重大課題。據負責“南海一號”博物館設計施工的王忠總工程師介紹,“南海一號”博物館在風險級別上在整個廣東省內都是最高的,屬于國家一級。
將采取一級防范標準
據了解,在“南海一號”進駐博物館后,有關單位將把包括安全防護方面的設計圖紙交由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審定,并進行正式定級。按照“南海一號”現有出土文物和珍貴文物儲藏量,在正式定級后,“南海一號”博物館預計其風險級別將屬于國家標準中最高的一級風險單位,也將采取最高的一級防護措施。
按照相關國家標準,一級風險單位和一級防護都是針對防盜防破壞方面設定的。一級風險單位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一是國家級或省級博物館;二是有50000件藏品以上的單位;三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單位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介紹,在“南海一號”博物館當中,最有可能被設為一級風險單位的則是其庫房和精品展柜。
紅外線遍布庫房
據王忠總工程師介紹,目前雖然博物館的建設仍集中在總體工程上面,但隨著“南海一號”打撈時間的臨近,目前博物館在安防方面的設計初稿已經出臺,并將等待國家文物局的審批。
按照博物館將來可能設定的風險級別和防護級別,設計單位現有的想法是,在博物館的庫房和精品展柜,將設置紅外線防盜裝置,以確保珍貴藏品的萬無一失;同時,對精品展柜,將使用防彈防爆的特種玻璃,以延遲外部入侵所需要的時間。另外,在庫房的防盜門、保險柜等方面都將采用極高的防盜技術,同時還將采取全面電子監(jiān)控。
據透露,之所以不在博物館中遍設紅外線,是因為在博物館最終開館后,展館內的展品并不一定都是從“南海一號”發(fā)掘出來的原物,除精品展柜放置的原件外,其他普通展柜會放置一些“南海一號”文物的仿制品以及航海知識、海洋生物知識的展品,在這些展柜,因為其不屬于一級風險部位,所以防范要求也會相應降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